• 站点公告:
  • 立足四川、面向行业、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产业、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促进民众健康、美丽、快乐、长寿!

  • 当前位置:学历提升 -> 新闻内页
白露过后秋意浓,解锁五大养生密码拥抱金秋健康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25-09-17]



  •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暑气渐消、秋凉渐起。此时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降低,人体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关节酸痛等症状。中医认为,白露养生需顺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自然规律,通过饮食润燥、起居保暖、适度运动、情志调畅等综合调养,为冬季健康筑牢根基。以下从五大维度为您解锁白露养生密码。



    一、饮食密码:润肺养阴,减辛增酸


    1. 白色食物润燥首选


    白露后燥邪当令,易耗伤津液,饮食应以“润肺养阴、补而不燥”为核心。白色食物入肺经,如梨、百合、银耳、莲藕、山药等,是天然的润燥佳品。例如,梨可生食或炖冰糖,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的功效;百合与银耳煮成甜汤,能滋润肺胃,缓解皮肤干燥。


    2. 酸味食物收敛肝气


    秋季宜“减辛增酸”,减少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摄入,避免助燥伤阴;增加柑橘、葡萄、石榴等酸味水果,既能收敛肝气,又富含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例如,每日食用1-2个柑橘,可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C的60%以上。


    3. 平补温性食材健脾


    白露后脾胃功能减弱,需兼顾健脾与温补。红枣、糯米、鸡肉、牛肉等食材可补养气血,增强抵抗力。推荐“红枣百合汤”:取大枣10枚、百合60克、冰糖适量,炖煮后饮用,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


    4. 忌食辛辣生冷防伤身


    避免食用烧烤、油炸食品及冰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以防损伤脾阳,引发腹泻。例如,秋季螃蟹虽肥美,但过量食用易导致腹痛、腹胀,建议每日不超过200克,并搭配姜醋汁食用以中和寒性。



    二、起居密码:早睡早起,重点保暖


    1. 作息调整顺应秋收


    白露后昼短夜长,应遵循“早睡早起”原则,建议晚10点前入睡、早6-7点起床,保证7-8小时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收敛阳气、滋养阴精,缓解秋季疲劳。


    2. 添衣保暖防寒邪入侵


    民间有“白露身不露”之说,早晚外出需增加薄外套、长袖衬衫,避免赤膊露体。重点保暖部位包括:


    腹部:夜间睡眠盖薄被,防止寒邪引发腹泻;


    脚部:穿透气棉袜,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30分钟,可加艾叶或生姜驱寒;


    关节:老年人及关节炎患者佩戴护膝、护腕,避免受凉引发疼痛。


    3. 室内环境调节湿度


    秋季空气干燥,室内湿度宜维持在50%-60%。可通过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湿度,缓解咽干、鼻干症状。同时,卧室需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夜间受凉。



    三、运动密码:轻缓适度,动静结合


    1. 传统功法调和气血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能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例如,每日晨起练习“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招式,可疏通经络、缓解秋燥焦虑。


    2. 户外健走与登山


    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或郊外慢走30-60分钟,促进新陈代谢;秋季登山既能锻炼肌肉,又能欣赏秋景,但需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运动时以“身体微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


    3. 特殊人群运动建议


    老年人:推荐散步、慢跑、门球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佩戴护膝,每20分钟休息3-5分钟;


    儿童:可选择跳绳、羽毛球等趣味运动,增强体质;


    慢性病患者:如哮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咨询医生意见。



    四、情志密码:调畅情绪,远离悲秋


    1. 情绪调节避免“悲秋”


    秋季万物凋零,易引发抑郁、焦虑情绪。中医认为“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会损伤肺气。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调畅情志:


    社交互动:多与亲友交流,参加聚会或兴趣小组;


    培养雅趣:练习书法、绘画、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接触自然:每日户外散步30分钟,欣赏秋景,激发积极情绪。


    2. 深呼吸与冥想放松


    每日早晚进行10-15分钟深呼吸练习(鼻吸口呼,缓慢均匀),或冥想(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例如,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次。



    五、特殊人群密码:个性化调养更关键


    1. 老年人:温补为主,防寒为先


    老年人体质虚弱,需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润肺食物(如梨、银耳),少食辛辣。推荐“山药莲子粥”:取山药50克、莲子20克、大米100克,煮粥食用,可健脾益胃、增强抵抗力。


    2. 儿童:适度秋冻,营养均衡


    儿童“春捂秋冻”需适度,早晚外出穿薄外套,避免受凉。饮食需多样化,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少吃零食和生冷食物。例如,每日摄入1个鸡蛋、200毫升牛奶,补充优质蛋白。


    3. 慢性病患者:监测指标,预防复发


    哮喘患者:避免食用发物(如带鱼、螃蟹),饮食清淡易消化;


    关节炎患者:注意关节保暖,避免爬楼梯、登山等剧烈运动;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情绪波动。



    结语:顺应天时,健康过秋


    白露养生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需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维度综合调养。通过润肺养阴、早睡保暖、轻缓运动、调畅情志,我们不仅能抵御秋燥侵袭,更能为冬季健康储备能量。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以科学养生之道,拥抱金秋的丰盈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