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公告:
  • 立足四川、面向行业、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产业、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促进民众健康、美丽、快乐、长寿!

  • 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 新闻内页
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关于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的通知"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25-08-06]


  • 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会员单位及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联合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等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社区科普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健康、人人懂得养生的社区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


    当前,慢性病高发、老龄化加剧及亚健康问题突出,中医药在“治未病”健康养生中的优势明显、效果简便灵验,有利于在基层社区提升健康意识,普及科学的养生知识。将科学养生理念融入社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势,组织开展居民健康需求评估,落实健康干预活动,将科学养生服务贯彻群众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精准解决辖区居民健康领域突出问题,促进形成有利于群众健康的良好局面。



    二、活动目标:


    让中医药科学养生智慧融入生活,共筑康养社区!


    传播中医药养生知识:推广慢性病调理、居家养老、疼痛管理等实用技术;


    构建科普服务体系:通过“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的模式,发挥中医药养生实用性;


    培育健康生活理念:提升群众中医药科学养生素养,助力“健康四川”建设。



    三、活动主题


    主  题:人人享有中医药科学养生


    时  间:2025年7月15日至11月15日



    四、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


    承办单位
    :各级社区医养机构、相关医疗机构、康养服务企事业单位、老年协会等


    协办单位:


    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医养结合工作委员


    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糖尿病工作委员会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成都天启中医药研究院、成都芳香美容医学研究院


    医宗微课网、四川养生网



    四、主要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多元形式,精准触达


    “四川养生大讲堂”专家讲座与互动体验


    主题:慢性病调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居家养老保健、疼痛管理(颈肩腰腿痛、关节炎)、常见疾病(鼻炎、咽炎、眼疾)等。


    形式:线下讲座+现场义诊咨询+技术体验(正骨、针推、艾灸、膏贴等)。


    (二)数字化科普矩阵


    线上平台:医宗微课网、四川养生网、抖音、视频号等同步直播。


    互动工具:开发“养生知识挑战”小程序,积分兑换健康礼品(如筋骨消痛贴、本草药艾条、鼻炎散等)。


    (三)场景化教学与定制服务


    量化本草膏方: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确定体质类型;根据体质和需求选择药材,如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针对长期疲劳、失眠、焦虑者以及先天不足或久病体虚者,通过个性化配方和严格制作流程,为不同人群提供精准的养生和疾病调理方案。


    精准营养膳食:基于个体遗传、代谢特征、生活方式及肠道菌群差异,定制个性化膳食方案,优化健康或防治疾病。


    本草代茶饮:本草代茶饮源于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以单味或多味中药配伍,通过沸水冲泡或短时煎煮制成。按功效分类:“补益类、健脾类、清热类、解表类、消导类”等,本草代茶饮通过个性化配方与科学制作,成为中医养生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典范。


    (四)重点人群专项:


    “糖友之家”:糖尿病防治五步法;


    “银龄康养”: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精准化服务;


    “职场养生”:办公室颈椎、腰椎保健,眼视力健康教学。


    (五)全周期健康管理


    建立参与者“中医康养档案表”,提供体质辨识、舌诊脉诊及全年免费跟踪服务。


    发布《四川居民中医养生素养调查报告》,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推广中医养生适宜技术:中医康复理疗、本草芳香疗法、八段锦改良版、通络术-经络拍打操、中药熏蒸疗法、热奄包外敷法、弘世堂-筋骨消痛技术等。



    五、实施安排


    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需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活动落地。


    广泛宣传动员:利用社区公告栏、医疗机构宣传屏及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


    注重实效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中医科学养生健康档案跟踪量化活动成效。


    深化协同合作:主办方与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定向沟通,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六、联系方式


    地 址:成都市十二桥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联系人:赖老师 028-87788670,15756591911(微信同号)


    官   网:
    https://www.kxys.org.cn


    邮   箱:sckxys@foxmail.com


    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秘书处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