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公告:
  • 立足四川、面向行业、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产业、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促进民众健康、美丽、快乐、长寿!

  • 当前位置:学历提升 -> 新闻内页
立夏养生全攻略:顺应天时,养心健脾,解锁夏日健康密码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25-05-12]


  • 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天地阳气升腾、万物繁茂的时节正式开启。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气渐旺,但暑湿交织、昼长夜短的环境也暗藏健康隐患。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立夏养生需围绕“养心、健脾、祛湿、防暑”四大核心展开,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维度调整,为全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640.png


    一、饮食调养:清补为纲,养心健脾祛湿


    立夏后饮食需遵循“增酸减苦、清淡利湿”原则,既要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津液,又要避免脾胃负担过重。



    1. 时令蔬果:天然的“养心药”


    清热利湿类: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等瓜类富含水分与膳食纤维,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绿豆、赤小豆、薏米等豆类可健脾祛湿,缓解夏季水肿与倦怠。


    生津养阴类:樱桃、枇杷、草莓等红色水果富含维生素C与花青素,能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银耳、百合、莲子等白色食材可润肺养心,改善失眠多梦。


    辛味升阳类:姜、葱、紫苏等辛温食材少量食用可助阳气升发,但需避免过量引发燥热,尤其适合体寒人群。



    2. 药膳茶饮:古方今用,精准调养


    桂圆红枣粥:桂圆30克、红枣15克、粳米150克,熬煮成粥后调入白糖,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合心悸失眠者。


    金银花冬瓜汤:金银花3克、枸杞5克、瘦猪肉50克、冬瓜600克,加生姜小火慢炖,能疏散风热、利水消肿,适合暑热导致的咽喉肿痛。


    清暑益气养阴茶:黄芪15克、麦冬6克、百合6克、菊花6克、枸杞9克、大枣6克、决明子6克、荷叶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益气养阴、清肝明目,尤其适合长期伏案工作者。



    3. 饮食禁忌:避开“夏季陷阱”


    高盐高脂食物:烧烤、油炸食品易生痰助火,加重心脏负担;冷饮、冰淇淋等寒凉之物会损伤脾阳,导致腹泻、腹胀。


    辛辣刺激物: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易引发心火亢盛,加重口腔溃疡、痤疮等问题。


    隔夜变质食物:夏季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剩菜剩饭易滋生大肠杆菌,诱发急性肠胃炎。



    二、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顺应阴阳变化


    立夏后昼长夜短,人体阳气趋于体表,需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环境来调和阴阳。


    1. 睡眠法则:午休养心,夜卧护阳


    夜卧早起:建议晚间23点前入睡,清晨5-7点起床,顺应“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养生规律。


    午休补气:中午11点至13点为心经当令,此时小憩15-30分钟可缓解疲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睡眠环境:卧室温度控制在26-28℃,湿度50%-60%,避免空调直吹腹部与背部,可使用艾草香囊驱蚊防潮。



    2. 防暑防晒:细节决定健康


    外出防护: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外出需佩戴宽檐帽、太阳镜,涂抹SPF30+防晒霜,避免晒伤与光敏性皮炎。


    室内降温:使用空调时设置温度不低于26℃,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预防“空调病”。


    补水策略: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



    三、运动养生:微汗为宜,调和气血经络


    立夏运动需遵循“动而不疲、微汗即止”原则,通过温和运动促进气血循环,避免大汗伤津。


    1. 推荐运动:动静结合,顺应自然


    晨练项目:清晨6-8点空气清新,适合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重点拉伸小腿内侧脾经(三阴交至血海穴)与下肢前外侧胃经(足三里至髀关穴),促进水湿代谢。


    傍晚活动:傍晚17-19点气温下降,可进行30分钟慢跑或游泳,增强心肺功能。


    居家保健:睡前按摩劳宫穴(掌心)、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各3分钟,可安神助眠、健脾祛湿。



    2. 运动禁忌:避开误区,安全第一


    避免高温时段:中午12点至15点紫外线强烈,易引发中暑与热射病。


    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防止寒邪入侵。


    补充电解质:运动后饮用淡盐水或椰子水,补充钠、钾等矿物质,预防肌肉痉挛。



    四、情志调摄:戒躁戒怒,养心安神为本


    立夏后心火渐旺,情绪波动易引发心悸、失眠等问题,需通过“养心法”调节情志。



    1. 心理调节:静心养性,远离焦虑


    冥想静坐:每日早晚闭目静坐10分钟,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可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焦虑。


    兴趣培养:书法、绘画、插花等艺术活动可转移注意力,使心神归位。


    社交互动:与亲友散步、品茶,倾诉烦恼,避免孤独感引发抑郁。



    2. 音乐疗法:以声养心,调和五脏


    推荐曲目:《紫竹调》养心、《胡笳十八拍》养肝、《十面埋伏》养脾、《阳春白雪》养肺、《梅花三弄》养肾。


    聆听时间:睡前1小时播放轻音乐,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可改善睡眠质量。



    五、疾病预防:未病先防,筑牢健康防线


    立夏后湿热交织,需重点防范心血管疾病、皮肤病与胃肠道疾病。


    1.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与剧烈运动。


    急救措施:家中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突发胸痛时立即舌下含服并拨打120。



    2. 皮肤病


    日常防护:每日洗澡后涂抹爽身粉,避免汗液堵塞毛孔;被褥每周暴晒6小时,杀灭尘螨。


    治疗原则:痱子可用金银花水湿敷,湿疹需遵医嘱使用弱效激素药膏,避免搔抓引发感染。



    3. 胃肠道疾病


    饮食安全:餐具每餐消毒,生熟分开存放,隔夜菜需彻底加热。


    中药调理:藿香正气水可缓解暑湿型腹泻,保和丸适用于食积型腹胀。


    结语:顺天应时,健康一夏


    立夏养生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需将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融为一体,形成系统化健康管理方案。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愿您通过科学养生,在夏日收获身心平衡,为全年健康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