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养生文化 -> 新闻内页
《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18-09-07]
《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精髓之一:不治已病治未病,《黄帝内经》在医学史上地位不可动摇,《黄帝内经》中讲治病的少,讲防病的多,《黄帝内经》一直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防病最重要。
《黄帝内经》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的事。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首先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要及时防治脾脏疾病,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上述内容也在提示我们,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处求医,同时也在暗示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官方网站http://www.kxys.org.cn/
或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