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公告:
  • 立足四川、面向行业、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产业、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促进民众健康、美丽、快乐、长寿!

  • 当前位置:四川新闻 -> 新闻内页
四川遭遇今年秋冬季第一轮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21-11-15]


  • 自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遭遇今年秋冬季第一轮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这次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是什么来头?什么时候才能消失?11月14日,记者专访了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控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杨复沫教授。


    ●四川盆地10日起进入静稳气象状态,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较差,长时间的污染累积叠加,川南地区污染物输入,是本轮重污染天气发生的主要因素


    ●预计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至19日,19日夜间起,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盆地污染将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一问


    本轮重污染天气的总体情况怎样?


    静稳天气、长时间污染累积、外来输入


    从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转为多云天气,进入静稳气象状态,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较差,长时间的污染累积叠加,川南地区污染物输入,是本轮重污染天气发生的主要因素。


    按照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成都市于11月10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在及时的应急管控下,10日、11日成都市抢抓了2个优良天。12日傍晚起,随着气象条件逐步恶化,叠加逆温影响,13日凌晨成都开始出现持续超标,截至14日上午已连续30小时污染。


    在本轮盆地污染过程中,川南城市率先出现污染且程度较重。11日,自贡市、泸州市达轻度污染;12日,自贡市达重度污染,在偏南风推动下,污染物北上,川南与成都平原南部城市形成连片污染,内江市、宜宾市和乐山市达轻度污染;13日,污染物持续输入,盆地内区域性污染进一步扩大,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共有10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污染。


    二问


    短时间内大气环境质量为何急转直下?


    气象条件是外因,区域污染排放量大是内因


    这是今年进入秋冬季的第一次颗粒物污染过程,与往年秋冬季的污染天气类似,但又有自己的特点。


    客观方面,一是静稳维持,易出现强逆温。逆温的存在就如同在成都市上空盖上了一床厚厚的“大被子”,“盖被子”效应容易导致一次污染物累积和二次污染物转化。二是湿度增大加速空气质量恶化。没有形成有效降水时,空气湿度增大加快了细颗粒物生成,加之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短时间内急剧转差,导致污染物快速累积,出现短时中度污染。


    主观方面,污染排放量大是出现污染的直接原因。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建设施工机械使用强度高,移动源排放量大,近期早晚高峰时段机动车出行量较前期分别增加5%和9%左右。大气科研实验室观测数据显示,近几日成都市二氧化氮浓度持续处于高位,在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下,氮氧化合物快速转化为硝酸盐,这是PM2.5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看,本次盆地区域性污染过程,气象条件是外因,区域污染排放量大是内因。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源管控就显得尤其重要。按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相关要求,成都市实施工业停(限)产减排、工地土石方停工等多项减排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市“三大战役”办充分调度并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一线督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趋势。


    三问


    本次污染过程还要持续多久?


    19日夜间起,盆地污染将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会商结果,目前成都市气象条件仍处于不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局面:14-16日近地面湿度增大,气象扩散条件转差,存在污染持续加重的风险。预计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至19日,19日夜间起,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盆地污染将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重污染消除前,成都市各级各部门仍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大对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社会生活源等污染源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联合成都平原兄弟城市协同减排,减缓污染累积速度,尽最大努力降低污染峰值,紧盯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加密天气会商,必要时将目前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 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1-06-25-0.png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官方教育培训 ㊣版权声明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