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公告:
  • 立足四川、面向行业、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产业、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促进民众健康、美丽、快乐、长寿!

  •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新闻内页
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意见出炉 五部委力推中医药科技创新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16-10-16]



  • 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意见出炉 五部委力推中医药科技创新



    10月12日,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到2020和2030年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其称,到202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诸领域中位居前列,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创新体系更加协同高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等内容。


    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意见出炉 五部委力推中医药科技创新


    10月12日,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到2020和2030年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其称,到202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诸领域中位居前列,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创新体系更加协同高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等内容。到203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能力得到根本提升,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实力位居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


    《意见》涉及推动平台建设、财政投入、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激励等多方面内容。其要求,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组织编纂《中华医藏》,系统继承、整理和挖掘中医药古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特色,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重点解决中医药临床难题以及制约中医药疗效发挥和提高的瓶颈问题。健全中医治未病技术与服务体系,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医疗器械研发。进一步提升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完善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评价和转化体系。


    在人才激励上,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尖子人才。进一步做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打造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重点培养一批基础研究型、临床与公共卫生研究型、产业转化型的创新尖子人才。鼓励团队协作,培养一批创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突出的科技创新骨干团队;积极开展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尖子人才的研究规范化水平、研究组织和团队管理能力。


    青岛每年设1000万元基金 5年后基层医院均可看中医


    记者10月12日从“青岛市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暨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情况介绍”发布会上了解到,未来5年,青岛将实现100%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中医药服务,每年市财政用于中医事业发展的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鼓励中医药服务纳入全民医保体系。


    青岛现有中医医院25所、国医馆80个。其中,三甲中医医院3所(列计划单列市第一名)。在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方面,青岛市计划用5年时间,使全市100%的基层医疗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做到“区(市)有中医院,镇(街道)有国医馆,村有中医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提升10%。


    与此同时,把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打造成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把青岛建成国际中医健康旅游度假中心,确保青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处国内领先水平。


    落实在全民医保体系中鼓励提供和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具体政策,扩大门诊中医治疗单病种纳入统筹定额结算试点范围,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住院治疗按病种定额结算试点。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制定具体措施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探索建立按中医服务量给予补助的政策机制,合理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提高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


    另外,每年市财政用于中医事业发展的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同时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中医发展基金。


    建设四大特色种植基地 青海构建中藏药新格局


    青海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带动力强的中藏药材种植基地,扶持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成4个具有区域优势的中藏药保护和生产区。力争到2020年全省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其中枸杞种植面积50万亩。努力使种植规模大幅提升,质量标准显著提高,把青海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藏药原药生产基地。


    《意见》提出,科学选定适生中藏药材品种,建设东部黄土丘陵区林药生产区,祁连山地中藏药生产和保护区,柴达木、共和盆地中藏药生产区以及三江源中藏药生产区,重点保护和发展当归、黄芪、秦艽、白刺、罗布麻、暗紫贝母、甘松、唐古特大黄等中藏药材。建设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50个以上,每县建设1-2个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建立全省重点中藏药品种良种繁育基地7000亩以上,力争到2020年培育中藏药种植专业合作组织100个以上。


    《意见》明确要求,青海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中藏药种植作为加快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部署。林业、农牧、扶贫部门要将中藏药作为适宜种植区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中藏药基地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种苗繁育、生产基地建设。金融部门要加大贷款投入力度,放宽贷款条件。民政、国土、环保、交通、水利、商务、工商、质监、旅游、税务、电力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推进中藏药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成都天启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