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天古讲坛 -> 新闻内页
药膳食疗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陈在荣 张文学
俗话说:“名以食为天”,中医治病与养生学中有句名言:“药补不如食补”。药膳食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自古就有“药亦是实、食亦是药”,“药食同源”和“医食同源”之说,
很多中药既具有祛邪扶正,防病治病之功效,同时又具有营养保健,调节平衡的作用,很多食品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之功效。卫生部公布了87种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中药品种,药膳食疗在中国理论指导下,对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药膳食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去药物的性味,用事物的品实,食借药之势,药借食之力,两者相辅相承,共达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食有精粗之别,药有功效之异。匠心独运,展烹饪之艺术、调和阴阳,融药食于同功,药膳是药又不是唯药,是膳又高于膳。药膳既要符合中医医理、药理的原则性,科学性,又要符合饮食烹饪技术的规律性、实用性,还要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因人、因时、因地灵活化应用,遵古而不泥古,循方而不守方,效法而不拘法。药物与食物,有机结合;医道与饮道、融合贯通,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造福大众。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用药膳防治疾病的明确记载,全书载药仅13首,属药膳者就居6首。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十二卷.养老食疗篇》中就有:“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养性者不能以除疾”,并强调“有疾期先命以食疗、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人生命的根本,要靠饮食物的滋养,治疗疾病的手段,凭借药物的作用。不知道饮食宜忌的人,无法保全生命;不懂得药性的,无法祛除疾病。所以说,饮食能排除邪气,安定腑脏,药物能怡养性情,有利于气血的化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绝大部分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健康长寿和美味佳肴的追求日益迫切。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既希望从中品尝到人间美味,又要从中找到防病、治病、养生、美容的“捷径”。这种良好的愿望成为饮食行业和医学行业相结合的动力。社会的需求,既促进了药膳事业的发展,也对药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膳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起到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科学养生会收到事到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并发展,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中医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指每日的十二时辰对应着人体的十二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十二时辰养生法主张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规律作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申时:膀胱经当令(15:00-17:00)
指下午15-17点,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和工作效率就会很高。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
酉时:肾经当令(17:00-19:00)
指下午17-19点,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戌时:心包经当令(19:00-21:00)
指晚上19-21点,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界面,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亥时:三焦经当令(21:00-23:00)
亥时是指当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在这个时段是由静转动的开始,需要尝试进入深度睡眠,而且睡的时候宜屈膝,变换姿势来保证舒适性。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恰恰也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这时起床早锻炼,有心脏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从这个时段开始,人体的气血通过需要开始重新分配。阳气渐渐开始生发起来,对养肝血十分有帮助。这个时间一定要睡好,否则将会导致肝气逆行,有损气血循环。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天基本上亮了,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7:00—9:00)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脾经当令(9:00—11:00)
巳时是是指早晨9点到11点,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俗话说,脾乃后天之本养在巳时。如果脾经经气出现异常,会出现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腕疼痛、腹内发胀、时时暖气等症状。
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
午时是指早晨11点到13点,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
未时:小肠经当令(13:00—15:00)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午饭要吃饭,营养价值需要丰富一些。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