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公告:
  • 立足四川、面向行业、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产业、服务会员的办会理念,促进民众健康、美丽、快乐、长寿!

  • 当前位置:养生文化 -> 新闻内页
中医药科普正当时 专家研讨共商发展
http://www.kxys.org.cn 发布:kxys.org.cn [2022-08-05]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6月1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2中国中医药健康科普文化传播大会”召开。会议旨在打造权威的健康科普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开展深层次、全方位交流,促进中医药健康科普和文化传播,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关于如何进行中医药科普以及在科普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记者采访到五位在中医药科普领域深耕的专家们,一起听听他们有哪些心得体会。


    肩负使命,承古启今


    f44d30758a022455c5c229.png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研究,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中医药科普意义等有深刻认识和见解,他指出,中医药健康科普文化传播承担着中医药传承创新、普及传播的历史使命,这是承古启今、由深及浅、由理致用的过程。既要把中医学中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艰涩的内容通俗化,又不能歪曲、丑化中医的形象。


    中医药人要努力研究科普文化传播的特点、掌握科普文化传播的方法,通过艺术的再创作和丰富新颖的表现手法,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把中医药知识及时、准确地送到民众的心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医、接受中医、受益于中医,使国民的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建立完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姜泉


    “我们在借鉴和吸纳包括西医在内的多学科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保持着浓浓的中医药底色,把中医药文化的根脉传承下去。中医药科普与文化的传播,要紧紧围绕在党的旗帜下,我们要用中医药文化和科普武装中医人的头脑,为更大的人群热爱中医药、相信中医药、运用中医药、受益于中医药,不懈努力、踔厉风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姜泉说道,“中医药科普文化是民族创新的重要元素,同时中医药科普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积极传播,科学管理


    作为一个中医药专家、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主委海霞在长期的中医药新闻宣传、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科普管理工作中看到,当前中医药健康科普事业如火如荼,广大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科普的热情高、参与度高,这对传播中医药文化、科学普及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科普知识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传播渠道中的热搜话题,形式灵活、多样、便捷等特点也使中医药健康知识渐渐深入人心。


    海霞也指出,中医药科普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人讲解的中医药理论和知识内容不准确、不严谨,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内容存在虚假情况,夸大疗效引发争议;有人故弄玄虚,夹带一些玄虚、唯心等内容。这些问题会给中医药科普带来负面影响,急需高度重视,正本清源,科学管理。


    大众角度,耐心恒心


    2020年度科研科普人物获得者韩学杰表示,中医药科研科普工作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常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如何把握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表达方式的转变。中医药专业人员要将中医药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这要求我们要真正理解中医药的文化内涵。例如,《黄帝内经》中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告诉我们养生要顺应四时节气,如夏天要避寒,不能过度贪凉受风。可见,中医药健康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专业知识内容通俗化,才能够让中医药科普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二,如何让民众接受并愿意应用中医药健康知识,这需要我们深度思考。对此问题,中医药科普应该做到三个字:“信、诚、善”。所谓“信”,就是要保证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让老百姓获得切实可用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所谓“诚”,就是要保持对科普工作的热情。科普工作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恒心的事情,需要定期、定时、定向地向群众进行健康知识的输送,不能半途而废;所谓“善”,就是要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永远站在民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急民众之所需,想民众之所想,让中医仁术造福亿万百姓。


    从幼年时埋下兴趣的种子,到作为专家撰写《叩开中医药学之门》并获得2021年度中医药科普作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游云研究员表示,讲述中医药故事是一个需要深入浅出、领悟与再创作的过程;而朴实生动的语言、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以及前沿的现代科研结果是撰写中医药科普图书的基础。


    游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20余年里,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科技手段解读“中医药为什么有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游云及其团队发现,中药药理的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从生物调节的角度来理解,还可以从生物力药理学的角度展开研究,这给她的中医药科普工作带来了新启发和新思路。


    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满足人民对于健康生活的需要提供更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为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 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1-06-25-0.png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官方教育培训 ㊣版权声明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