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时事资讯-> 新闻内页
(刘修利教授与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桑子冰会长合影)
一、本草穴药堂简介
穴药堂医者仁术、必笃于情!
本草穴药堂秉承古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之经义,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本元,效用传统古法中医治未病思想,全新推出内病外治,“三穴论治”的中医康养新理念,彰显中医养生简、便、灵、验的神奇效果。
穴药堂“三穴论治”:
以穴辩证,三因治宜,四诊合参,对症施术;
以穴为药,穴到药到,对穴用药,穴药天成;
以穴和方,透穴给药,药借穴力,直达病灶。
本草穴药堂是由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会长桑子冰2016年创建,是由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成都天启中医药研究院,四川弘世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结为合作同盟,同时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台湾中华康养产业协会、中华医宗中医药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印尼仲景中医学院等国内外中医养生专家教授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致力于传统中医治未病养生的集约式、拓展型、连锁式中医康养服务机构。本草穴药堂迄今始已成为中医康养行业公信力的知名品牌,本草穴药堂康养馆是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行业标杆。
经络穴位是分布在人体表面百药俱全的能量裤,是人体自带的养护身体的药囊,穴药配合可以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使经络畅通,人体则百病不生。走进穴药堂我们共同学习穴位的定义,穴位的命名,穴位的分类,穴位的性能作用,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用这样的理论践行“以穴辩证、以穴给药、以穴合方”实现“三穴论治”。
二、穴位的定义⑴
穴位是指配列于人体上的“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处百病,调虚实”的刺激点,也就是用于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的刺激点。
穴位同时它也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地方,与经络、脏腑、气血均有密切关系,关于穴位的名称,历代文献记载颇不一致。如孔穴、腧穴、经穴、气穴等在临床上一般习惯称为穴位。这是1978年3月中医研究院编著《针灸学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定义。
三、穴位的命名⑴
人体上的穴位很多,各个穴位都有一定意义。一般是根据穴位局部的象形、或功用、或当时的解剖知识、或医学理论等命名的。
1、象形的穴位名
(1)山、陵、丘、墟的象形
把肢体的凸出部分,比作山、陵、丘、墟,因而命名。如小腿后面的承山,腕掌侧横纹中点的大陵,膝上的梁丘,外踝前下方的丘墟等。
(2)谷、溪、沟、渎的象形
把肢体的凹陷部分,比作谷、溪、沟、渎,因而命名。如手臂尺侧的前谷、后溪,前臂背面的支沟、四渎等。
(3)泉、池、泽、海等的象形
以泉、池、泽、海、命名的穴位很多。祖国医学把人体十二经脉比作十二条“水系”,并把肘、膝关节部位,视为经脉、经气汇合之处,所以在肘、膝关节附近的穴位,多以泉、池、泽、海命名。如肘关节处的尺泽、少海、曲池,膝关节附近的阳陵泉、阴陵泉、曲泉等。
(4)动物的象形
根据局部隆起或凹陷的类似动物的形态而命名。如大腿前面的伏兔,膝下的犊鼻,腹上部胸骨剑突(状如鸠鸟之尾)下的鸠尾等。
2、会意的穴名
有些穴位是根据人体器官的部位或其功用而命名的。如耳前的听宫,手心的劳宫,唇下的承浆,眼下的承泣,鼻旁的迎香等。
3、与解剖有关的穴名
以解剖名词命名的穴位很多,可分以下三种:
⑴骨的名称
依据当时骨的解剖名词而命名。如腕部的腕骨,耳后的完骨,第七颈椎下的大椎,耻骨联合上缘稍上方的曲骨,小腿外侧的绝骨等。
⑵解剖部位
根据中医解剖部位命名。例如位于大囟门处的囟会,耳前方的耳门,耳上鬓角发际弯曲处的曲鬓,锁骨上大窝处的缺盆,乳头处的乳中、乳房下的乳根,肩峰部的肩髃等。
⑶以“髎”字命名
把一些位于骨隆起附近的凹陷处的穴位,或恰好对着骨孔的穴位,常以“髎”字命名。如眼区的瞳子髎,面部颧骨下的颧髎。肩部的肩髎,恰对骶后孔的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
4、根据治疗作用命名的穴名
有些穴位是以其治疗作用而命名的。例如:治疗眼病的光明、睛明,利尿和止汗的水分、水道、复溜,治疗喑哑的哑门,以及治疗失眠、心悸的神门等。此外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中府、天枢、关元等五脏六腑的俞穴、募穴,对治疗脏腑的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根据中医理论命名的穴位
⑴依据阴阳学说命名的,如背部的至阳、阳关,腹部的阴交,腕背侧的阳池,前臂掌侧面的阴郄,下肢前外侧面的阳陵泉,下肢前内侧的阴陵泉等。
⑵依据气血学说命名的,如气海、气舍、气户、血海等。
⑶依据经络学说命名的,如头顶部的百会,前臂背侧面的三阳络,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等。
⑷依据脏腑功能命名的,如主治心病的心俞、神道、神门,主治肺病的肺俞、魄户,主治肝病的肝俞、魂门,主治脾胃疾病的脾俞、胃俞、意舍、胃仓,主治肾病及生殖器官的肾俞、志室等穴。
四、穴位的分类
根据历代针灸书籍的记述,中医研究院编著的《针灸学简编》告诉我们,穴位的分类是按十四经循行和穴位所在的部位、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分类。在经穴中又有五腧、原络、俞募、八会、郗穴等分类。我们就从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分类学习。
(一)十四经穴
是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所属的穴位而言,简称经穴。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穴位。
1、五俞穴⑵
在十二经脉上,其中有一类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称之为特定穴,这些特定穴一般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以它们各自的作用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这特定的腧穴,也称五腧穴(五俞穴),这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腧穴,即井、荥、俞、经、合共二十五穴。左、右侧共五十穴,即“脏腧五十穴”。
属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腧穴,即在井、荥、俞、经、合穴之外,又加一个原穴,共三十六穴。左、右侧共七十二穴,叫做腑腧七十二穴。这些穴位在临床上大多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穴位。
(1)井穴⑵
①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
肺—少商 大肠—商阳
心包—中冲 三焦—关冲
心—少冲 小肠—少泽
脾—隐白 胃—厉兑
肝—大敦 胆—(足)窍阴
肾—涌泉 膀胱—至阴
②指手指端的少商 商阳 中冲 关冲 少冲 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2)荥穴⑵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流)为荥。”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象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荥穴,其名称是:
肺—鱼际 肝—行间
心包—劳宫 肾—然谷
心—少府 大肠—二间
脾—大都 三焦—液门
小肠—前谷 胆—侠溪
胃—内庭 膀胱—通谷
(3)俞穴⑵
① 也叫“腧穴”或“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
②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象水流逐渐汇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太渊 大肠—三间
心包—大陵 三焦—中渚
心—神门 小肠—后溪
脾—太白 胃—陷谷
肝—太冲 胆—(足)临泣
肾—太谿 膀胱—束骨
(刘修利教授与詹黄张按摩学派张诚毅大师合影)
(4)经穴⑵
① 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穴”)。至于奇经八脉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
②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象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其名称是:
肺—经渠 大肠—阳谿
心包—间使 三焦—支沟
心—灵道 小肠—阳谷
脾—商丘 胃—解溪
肝—中封 胆—阳辅
肾—复溜 膀胱—昆仑
(5)合穴⑵
①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入为合。”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象各处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其名称是:
肺—尺泽 大肠—曲池
心包—曲泽 三焦—天井
心—少海 小肠—小海
脾—阴陵泉 胃—足三里
肝—曲泉 胆—阳陵泉
肾—阴谷 膀胱—委中
② 手足三阳经合穴:指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治内府”。)足三阳经合穴与五腧穴同(即太阳—委中,少阳—阳陵泉;阳明—足三里),手三阳经与五腧穴不同,其命名是:
手太阳—下巨虚 手少阳—委阳 手阳明—上巨虚
(6)原穴⑵
五俞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象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经的俞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连同阳经的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
肺—太渊 心包—大陵 心—神门
脾—太白 肝—太冲 肾—太溪
(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
大肠—合谷 三焦—阳池 小肠—腕骨
胃—冲阳 胆—丘墟 膀胱—京骨
2、络穴(别络)⑵
全身十五络脉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即:手太阴络(手太阴之别)—列缺穴;手少阴络(手少阴之别)—通里穴;手厥阴络(手心主之别)—内关穴;手太阳络(手太阳之别)—支正穴;手阳明络(手阳明之别)—偏历穴;手少阳络(手少阳之别)—外关穴;足太阴络(足太阴之别)—公孙穴;足少阴络(足少阴之别)—大钟穴;足厥阴络(足厥阴之别)—蠡沟穴;足太阳络(足太阳之别)—飞扬穴;足阳明络(足阳明之别)—丰隆穴;足少阳络(足少阳之别)—光明穴;任脉络(任脉之别)—九尾穴(尾醫穴);督脉络(督脉之别)—长强穴;脾之大络—大包穴。
3、八会穴(会穴)⑵
是古代医者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
“气会”—膻中穴 “血会”—膈俞穴 “骨会”—大杼穴
“筋会”—阳陵泉穴 “髓会”—绝骨穴(即悬钟穴)
“脉会”—太渊穴 “脏会”—章门穴 “腑会”-太仓穴(即中脘穴)
4、募穴⑵
指位于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门都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即:
肺募—中府穴 心募—巨厥穴 肝募—期门穴
脾募—章门穴 肾募—京门穴 心包募—膻中穴(一作天池)
胆募—日月穴 胃募—中脘穴 大肠募—天枢穴
小肠募—关元穴 三焦募—石门穴 膀胱募—中极穴
5、背俞穴⑵
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穴位(反应点)。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
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6、华佗夹脊穴⑵
位于背部正中线,两侧离脊椎棘突五分处。有两种取法:(1)自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有五十六穴;
(2)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各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
夹脊穴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是调整内脏机能的紊乱和治疗脊背部的局部症状。
(刘修利教授与原省文旅厅副巡视员孟刚合影)
7、郄穴(同郤)⑵
郤,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
肝—中都 小肠—养老
心—阴郄 大肠—温溜
脾—地机 膀胱—金门
肺—孔最 三焦—会宗
肾—水泉 阳跷—跗阳
心包—郄门 阴跷—交信
胆—外丘 阳维—阳交
胃—梁丘 阴维—筑宾
8、八风穴⑵
八风穴,位于足背部,五个足趾间歧骨部中央,趾蹼边缘上。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红肿等症。
9、八邪穴⑵
八邪穴,位于手背部,五个手指间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手指疼痛、麻木及头项强痛等症。
10、十宣穴⑵
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六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二)经外奇穴⑵
是一类既有一定穴名,而又有明确位置,但却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穴位。这些穴位一般来说都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故称之为“经外奇穴”。如太阳穴治头痛,腰眼穴治腰痛等。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断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陆续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新穴位,称之为新穴。
(三)阿是穴⑵
阿是穴,又叫压痛点,天应穴。古代叫“以痛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机体的压痛点或反应点为腧穴的。
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按摩治疗,如哪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在穴名中任脉、督脉穴以及配列于前后正中线上的经外奇穴,皆系一名一穴,称为单穴;除此以外的手足十二经穴及其经外奇穴系一名二穴,称为双穴;还有一名八穴(八髎穴);一名十穴(十宣穴);一名三十四穴(华佗夹脊穴)。
五、穴位的性能作用
穴位是经络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经络系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则以经络为通道。经络的基本功能是: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这三点同穴位的基本特性是互相联系的。穴位的基本特性,(一)输注气血;(二)反应病痛;(三)防治疾病。这是对经络功能的补充,又是经络功能的临床基础。
(一)穴位的性能
1、输注气血⑶
穴位是经络之气散发、出入的部位。所谓“输”就有传输、输出、输入的含义。经络之有穴位就像竹之有节一样,所以《内经》又将穴位称作“节”,完整地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里着重说明,不要把穴位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位于皮肉筋骨上的点,而应把它看成是与经络之气相通的具有活动变化功能的穴位。
2、反应病痛⑶
在疾病时,穴位具有反应病痛的特性。穴位之被认识主要是由于它的反应特性。临床上,关于皮肉筋骨的病症可在有关的部位找到反应点,某些脏器的病症往往也会在一定的部位出现各种反应,如压痛、皮下组织异常变化、皮肤色泽改变,对温热刺激的敏感度降低等。
这些变化,有的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原穴的诊察,说:“五脏之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要,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对背俞穴的按压检查,说:“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以及后来对“阿是穴”、“天应穴”(压痛点)的应用,都说明穴位具有反应病痛的特性。近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经络按诊、经络望诊、知热感度测定、穴位导电量测定等诊断方法,是穴位反应病痛特性的具体运用。
3、防治疾病⑶
针灸、砭石、按摩等防治疾病的方法都要通过一定的穴位来进行,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所以能防治疾病,主要是因为这些方法能激发经络之气的运行。这样得气、行气、调气,就成为运用这些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早在《内经》中就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一直到后世针灸书也说“不中穴,不知气行”认识到气至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穴位的主要特点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正常时营卫流通,异常时则病邪所侵犯,针灸、砭石、推拿等疗法是通过穴位激发经络气血的功能,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内经》解释穴位的作用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侵犯)也,针石缘(因)而去之”。就是将穴位的正常功能、异常变化及防治作用三方面结合起来,给它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二)穴位的取治作用
人体的穴位,大都在筋骨分肉之间,与经脉相连。而它的作用则又与所隶属的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生理方面,是营气与卫气循行通行之所,大气之会;在病理方面是邪气侵入人体的门户。
针灸、砭石、推拿穴位所以能治疗疾病,主要是在于宣通气血,由于疾病的发生都表现在一定的器官组织的“血气不和”。唐代医家曾有“诸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的论述。说明各种疾病因为一定部位的“气血不和”或“气血壅滞”,从而表现出有关症侯。
例如经络气血运行不足,表现于局部会出现功能减退,甚至枯萎等虚证征象;气血运行不通畅则会形成壅滞,出现“气滞”“血瘀”的中央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实症征象。运用针灸、砭石、推拿等治法,宣通气血,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⑶。穴位的基本取治作用体现在(一)近治作用;(二)远治作用;(三)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是一切穴位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意思是,所有穴位都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如眼区穴位睛明、承泣、四白等可以治疗眼部疾病,耳区的穴位听宫、听会、翳风等,可治疗耳疾,胃部中脘、建里等可治疗胃病等。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脉穴位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脉中,特别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端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穴,不仅可治疗手部及上肢疾病,还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甚至还可治疗全身性外感热病等疾病。
3、特殊作用: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到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内关穴,即可治疗心动过速,也可治疗心动过缓。另外有些穴位则具有相对特异性,如至阴穴可以矫正胎位等。
六、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
千百年来,古代医家对于腧穴,尤其是十四经穴的功能和定位都有详细的记载。近年来,对于腧穴的定位也有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使腧穴的定位和应用更加准确。
然而迄今对于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都没有统一的定论的情况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时、针灸研究所喻晓春、朱兵、高俊红课题组,仔细回顾中医学历史文献对于穴位的描述和现代生命科学有关体表—内脏反射的研究成果,所作出的结论是,体表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强弱关系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息状态,尤其是内脏功能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1、腧穴理论的发展沿革⑷
已知腧穴具有反映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两大功能。内脏相关的体表腧穴既可以反映相应内脏的疾病,也可以治疗相应内脏的疾病。而且穴位的这种对于内脏功能状态的反映和调整功能是具有各自的特异性的,即不同的穴位对于相应内脏功能状态具有有别于其它穴位的反映功能和调整作用。
腧穴理论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早是无定名定位的“以痛为腧”阶段,然后发展到有定名定位阶段,再经历代不同原因的演化总结,最后腧穴便分成了有经脉归属的和无经脉归属的两大类。在马王堆出土的早于《黄帝内经》的帛书(包括《十一脉灸经》《脉法》和《五十二病方》)中,还没有见到有定名和经脉归属的腧穴的记载,只有灸某个体表部位的描述。
真正的腧穴理论是源于《黄帝内经》,除了《灵枢·经脉篇》有“以痛为腧”的记载外,《灵枢·背俞》也有“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的描述。《灵枢·五邪篇》则有“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的应用解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早期腧穴的确定除了根据医者按压后病人有疼痛感觉,叫“以痛为腧”外,还有按压后病人减轻或消除的快然舒服的感觉,这里按之快然为腧穴的治疗作用。而“以痛为腧”则体现腧穴反映病邪的诊断功能。在《黄帝内经》中,虽然记载了有固定穴名的穴位一百多个,但也有一百多处描述了无名的特定灸刺部位。现今足太阳膀胱经的膏肓俞就是一个反映穴位。从无定名定位到有定名定位及归经等演化过程的典型例子。
在孙思邈《千金方》中,膏肓俞最初就属于无定名定位和经脉脏腑归属的阿是穴,其取穴方法是于“胛骨之里,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开始将此点定作施灸点,后来因为该处有“消除停痰宿疾”的疗效,从而给它定位定名,早期还是把它作为经外奇穴,后来才将其归属于膀胱经,从而演变成经穴。
2、腧穴与内脏的关联⑷
腧穴理论虽经历代的发展沿革而逐步完善,但未经任何修饰演化的“以痛为腧”(按之快然或痛)的(阿是)穴位,才是最原始的腧穴的本义。实际上“以痛为腧”的体表点位才是特异性反映和有效治疗相应内脏病变的典型穴位,它完整地涵盖了腧穴的诊断(按之痛)和治疗(按之快然)的两大功能。
也就是说“以痛为腧”既是腧穴的早期概念,也是具有特异性反映和治疗相应内脏病的腧穴的经典范例。可以说,腧穴是特异性反映内脏功能变化的窗口,仔细分析和比较后不难看出,“以痛为腧”的腧穴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牵涉痛的众多特性。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牵涉痛在现代医学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牵涉痛常常伴有皮肤或肌肉的痛觉过敏,往往还出现节段性的肌肉痉挛。“按之痛处”的腧穴反应类似于内脏疾患引起的体表相应部位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痛觉异常(Allodynia)现象。
痛觉过敏是指人体对刺激产生的过度的痛觉反应,包括正常的不引起疼痛的阈下刺激引起的疼痛和阈上刺激引起的较正常时强烈的疼痛;痛觉异常则是指由各种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疼痛的刺激所引起的疼痛。痛觉异常也属于痛觉过敏中的一种。如早年有人观察到,不用劲按压,轻触体表皮肤或毛发就可以在牵涉痛区域引起疼痛。
而这种“按之痛”现象的成因,实际上涉及的就是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相应部位的牵涉性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的机制。轴突反射(axon reflex)理论是痛觉过敏的重要机制之一。轴突反射的基础是外周神经传入纤维在进入脊髓中枢前存在的分支现象,即脊髓背根神经节的一级传入神经元既有分支参与内脏神经的组成,又有分支分布至相应的体表区域。
动物形态学研究表明,猫的肋间神经和内脏大神经在脊髓背角有汇聚现象;家兔的坐骨神经与膀胱的初级传入纤维在骶髓后连合核区的汇聚;家兔的日月、期门穴区的感觉神经投射与胆总管壶腹部感觉神经投射有5~7个节段的重叠,上述现象为体表穴位反映内脏功能提供了科学基础。
3、穴位功能的动态表现⑷
穴位按之痛指的是在内脏病变时在体表相应区域的一种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的反应。而体表正常情况下(内脏功能正常时),该穴区与体表其它部位并无二致,不会出现疼痛或按压痛现象。
而在内脏有病变时,相应的穴区才会出现疼痛或按之痛。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和异常病变时,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表现,它有一个从相对沉寂到相对敏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穴位在功能上是一个“活”的动态的概念。
而穴位在内脏病变时按之痛的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现象的形成,是脊髓和/或脊髓上中枢不同水平在内脏病变时,功能易化(facilitation)或敏感化(sensitization)的结果,符合反映内脏功能变化的牵涉痛的汇聚敏化/易化机制。研究表明,内脏或深部组织的传入冲动可以敏化脊髓背角的躯体—内脏汇聚神经元,从而使该神经元对来自体表的传入产生更强烈的反应。这种汇聚神经元在受到内脏病变(伤害性刺激)的敏化后,其自发背景放电细胞数增加,放电频率增加,并伴有体表感受野的刺激阈下降等。
体表腧穴可随内脏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内脏功能正常时,腧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而当内脏受损、功能发生变化时,相应的腧穴也就变得敏化而更加活跃。这种汇聚神经元在内脏病变时发生敏化的现象是腧穴功能动态变化的基础。
穴位功能“活”的动态的概念的另一含义则是指穴位在机体(内脏)不同状态下,其面积的大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一点也可从内脏病变时的汇聚敏化/易化现象中体现出来。原因在内脏病变时,体表—内脏汇聚神经元受到易化和敏化后会出现体表感受野的扩大。
有研究表明,采用气囊反复扩张刺激大鼠食管后可以看到,T2~4节段的背角神经元的皮肤感受野明显增大;同样,用65~80mmHg压力扩张胆囊也可导致脊髓下胸段背角的内脏—躯体汇聚神经元的皮肤感受野扩大。这种在内脏病变时汇聚神经元体表感受野的扩大,恰恰可以解释作为内脏功能反映窗口的体表腧穴的大小是随内脏功能状态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内脏刺激所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皮肤感受野的扩大与脊髓上中枢下行性易化作用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内脏的疾患通过上述的汇聚敏化/易化机制,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特定区域发生痛觉异常等敏化现象,使正常时相对“沉寂”的穴区出现“按之快然或痛”的功能变化,并使该穴区的面积也出现扩大,从而昭示腧穴功能活动的动态变化的特征。总而言之,腧穴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机体,尤其是内脏功能变化而动态变化的。
刘修利 于成都
2022年8月18日
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编《针灸学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35-38
2、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合编《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86-92
3、经络十讲编写组《经络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9;121-124
4、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室、针灸研究所
喻晓春、朱兵、高俊红《中医杂志》2007(11)971-973
附:刘修利教授简介
刘修利教授
著名中医推拿按摩专家;从事中医推拿按摩医疗临床40余年;现任詹黄张按摩学派第四代主持人(俗称掌门人);四川省康养专家委员;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詹黄张背诊疗法专委会主任;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会员;詹黄张背诊疗法临床诊断与治疗课题组组长。
毕业于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先后师从著名老中医施今墨传人施稚墨、熊琦学习中医理论,师从卫生部特邀研究员、名老中医郑卓人和祖传背部按摩师柳凤德学习背部按摩、针灸疗法;师从詹黄张按摩学创始人张诚毅学习詹黄张按摩学。
首次提出“背诊疗法”,应用背诊疗法、詹黄张按摩法为内、外、妇、儿、五官、伤科疾病10万多人次解除或缓解伤病疾苦;发表学术论文15篇,1998年11月获成都市第五次优秀科技论文奖,
2000年1月获全军医疗成果奖。